华人什么时候来到沙登?
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。不过,走过百年历史的沙登谭公庙,至少证明了百年前华工便已来到这里。
如果根据大沙登的概念,1948年紧急状态建村之前,大沙登地区应该包括芎蕉园、沙登埠、老蒲种、竹山坳、横港、古腰、椰园、班底、巴当勿刹等地。
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“锡矿聚落”。由于新街场采矿业,以及周边矿场的蓬勃发展,使大沙登成了矿工云集之地。
沙登谭公庙最早设立在椰园。这是新街场采锡时代形成的一个聚落,其所在地就在今Bukit Jalil武吉加里尔。
那一年是1896年,华民盖了一间茅草板屋供奉谭公。
1896年,也就是距今114年。换句话说,至少在114年以前,华人已经到沙登落脚。
谭公庙现坐落沙登大街学校路路口,地点甚为显眼。
谭公庙发源自广东惠州。沙登村民多属客家人,其中又以惠州籍居多,可见谭公庙对沙登人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。
庙内3件百年古物,足证谭公庙走过的沧桑岁月。
一,木牌。置于庙门两则的一对红色木牌,写着“谭公爷爷,污秽勿近。光绪二十二年孟夏谷旦,叶门锺氏敬奉”。
“光绪二十二年”,即公元1896年;“孟夏”,即夏季的第一个月,即四月;“谷旦”,即吉日也;“叶门锺氏”,很可能就是创庙始祖叶氏的夫人。
二,横匾。堂内高挂的黑色横匾,写着“道通天地”,光绪二十五年仲冬月谷旦。
光绪二十五年,便是1899年,算起来亦有111年了。
另有一块横匾,写着“惠我无疆”,光绪辛丑也即1901年
三,谭公爷像,也就是庙内供奉的主神。
以此推论,椰园在1896年或更早即已形成。昔时,神庙具有社区活动中心的功能,显见当时椰园人口已略有规模。
可惜,谭公庙先人,并没有留下任何史料,包括创庙始祖叶氏的背景。
谭公庙的管理,最初叶氏负责,而后传予罗氏,再传予毛清华祖父毛胜。中间是否有传予其他人就不清楚了。
毛清华说:“祖父曾提起叶氏等人之名,但时隔太久,我已记不清。祖父也说,椰园谭公庙,曾经成立理事会,但在迁移沙登新村前就解散了。”
“谭公庙迁入沙登后,就一直由我祖父管理,直到30多年前去世,就由我接手管理至今。”
据毛清华所知,椰园华民多属惠州客,其中又以叶姓占多数。沙登区前国会议员,叶炳汉便源自椰园。
“早在椰园时期,谭公庙就已香火鼎盛,迁入沙登依然香火不绝,尤其每年农历正月惊蛰日,村民纷纷前来拜谭公、打小人,很是热闹。”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