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e5v5Whj0fqM_fd-3nhXpzBUF_Goz5S1jpS31ruiR0FZadWSya6wzzo7JZ_DaXqxxKwNWQWlwOk4BZQ6CUqacANsQXdRyWTV6Nrr68nwY2zVM8u8vypkmUku-TryE2U4lLjwHJ7bCaNg/s400/i_Serdang3_10a.jpg)
武侠世界里的胡一刀隐居沙登?
在308大选后,有专栏作者以胡一刀之名走红,在读者千呼万唤之下终于亮相登台,原来胡一刀就是我们沙登才子雷子健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HpWLkQwXkwhllNhsscZqF4KTjsA9q6UY5oOkudB6H8VE-ynNCSE8dUVK_cxrgABTBaiphhs10XXzVokjRU95_n0HypBHVECrtmJRUdatuWvYFsWbSMUYKEnFEN-x-p5fwuV3bfEg9Zg/s320/i_Serdang3_10c.jpg)
小说中,金庸的胡一刀叱咤武林;现实中,雷子健的胡一刀翻转江湖。
当政治新闻成了媒体视角,胡一刀《隆门客栈》适时出现。剑走偏锋、冷嘲热讽,飞檐走壁、笔走龙蛇,一时成为最受欢迎的专栏。
胡一刀专栏,第一期开场白,就带出浓浓的江湖味道:“前有胡金铨,《龙门客栈》江湖恶;今有胡一刀,《隆门客栈》风雷激。”
专栏每星期在《光华日报》刊出4次,在槟城等大北马地区红透半边天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KZxTtm39SvNDl1d3TP7QSUMt3GVW3kO9auhozJYp6iq2l22FWUspgIqeSQBSM5unWR-cK52sQDXvR48vvey5AoXcmf8KfmGU1w1lCt1eRNIWA8WxjHwm3JLstxerUFeBYxcgbXXF74Q/s400/i_Serdang3_10b.jpg)
今年初,《光华日报》为胡一刀出版两本新书,还请来槟城首席部长林冠英主持推介礼。
推介礼吸引逾千人出席。根据报道,“刀迷”很有兴趣知道,胡一刀究竟何方神圣,何以他消息如此灵通,又能获得这许多内幕,最妙顺手拈来都是诗词,冷嘲热讽之间犹见文采。
胡一刀的神秘身份,直至当晚才被揭露。同一晚,NTV 7华语新闻,播放了现场片段,不但捉住槟城人的眼球,也引起许多沙登人注意。
可是,谁又是雷子健呢?
熟悉的朋友都知道,雷子健是记者出身。他从事新闻工作近20年,先后在星洲日报、光明日报、南洋商报服务。528报变离开新闻事业,时任南洋商报副总编辑。
根据他说,胡一刀专栏,其实是无心插柳。雷子健想写的书没有完成,不想写的胡一刀却出了书。
《光华日报》总经理李兴前形容:“既有风花雪月,又有江湖霸气,自刊出胡一刀专栏,便大风起兮云飞扬。”
“有读者赞曰:为了追胡一刀,天天看《光华日报》。有政客恨曰:胡一刀用诗词骂人,够串。一切赞美,一切谩骂,一切的闲话,都因这一把刀声霍霍。”
《光华日报》总编辑胡锦昌形容:“胡一刀可说是当今《光华日报》镇栏之宝。”
“用胡一刀之名,刀光剑影,刀过无痕,刀下无情。专栏千字文,就像舞一轮关刀般精彩。然而,这一刀一出鞘,江湖从此多事。政客啊呀一声,读者大喊过瘾。”
此外,《光华日报》以全版专访,介绍雷子健和胡一刀。
英文The Star亦有大幅报道:“胡一刀专栏,以幽默和尖锐笔调评点政治课题而知名。” The Star亦很有趣:“粉丝终于得见幽默文章背后的真人”。
林冠英是胡一刀的“首号栏迷”。就如所有“刀迷”一样,林冠英最想揭示胡一刀的真实身份。
胡一刀身份揭露那一刻,林冠英有那么一点惊讶。
林冠英是这样说的:“我从背后看到他出场时,觉得这个人很像雷子健。我知道他住在沙登,所以我马上联想到,胡一刀就是雷子健,雷子健就是胡一刀。”
“我很高兴胡一刀是他。其实,我们认识很多年了,而且还是老朋友呢。”
在新书推介礼后,林冠英、雷子健,加上胡锦昌、时评人谢诗坚,畅谈时事课题。主题内容,围绕在胡一刀名字,延伸出来的人物和课题,分为“说胡”、“论一”和“批刀”3个环节。
主办当局准备了500本新书,在现场就被“刀迷”抢购一空,并在散场后纷纷找胡一刀签名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